1. 概述
硅钙合金(Si-Ca)是一种主要由硅、钙和少量铁组成的复合铁合金。它在冶金过程中作为高效的脱氧剂、脱硫剂和夹杂物改质剂。
该合金广泛应用于以下领域:
- 高品质钢的生产
- 低碳钢、不锈钢
- 特殊合金(如镍基、钛基合金)
- 铸铁孕育剂
- 球墨铸铁添加剂
- 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升温剂
相比传统脱氧剂如铝,硅钙合金在去除钢中氧和硫方面表现更优,有助于改善钢材的塑性、韧性及流动性。
2. 成分与牌号
硅钙合金是一种以硅和钙为主要成分的二元合金,其中可能含有铁、铝、碳、硫、磷等杂质,具体含量视用途而定。
常见牌号如下:
| 牌号 | 含钙量 (%) | 含硅范围 (%) ||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-|---------------|
| SiCa31 | 31 | 50–65 |
| SiCa28 | 28 | 50–65 |
| SiCa24 | 24 | 55–65 |
| SiCa20 | 20 | 50–60 |
| SiCa16 | 16 | 50–60 |
此外,还可添加其他元素形成多元合金,如 Si-Ca-Al、Si-Ca-Mn、Si-Ca-Ba,用于增强脱氮、合金化等功能。
3. 历史发展
- 法国(约1907年)最早采用电硅热法生产硅钙合金,随后改用电碳热法在电炉中冶炼。
- 中国于1950年代在太原利用电石炉冶炼硅钙合金。
- 1964年,北京铁合金厂开发了分层加料冶炼工艺,提升了生产效率。
4. 物理与化学特性
- 钙:原子量40.08,密度1.55 g/cm³,熔点约839°C,化学活性较高。
- 硅钙化合物:包括CaSi、Ca₂Si和CaSi₂,其中CaSi₂为工业合金中最稳定相。
- 工业用硅钙合金典型组成:
- CaSi₂ 约77%
- CaSi 5–15%
- 游离硅 <20%
- 碳化硅 <8%
- 密度约为2.2 g/cm³
- 熔点范围:980–1200°C
5. 主要应用
在炼钢中的应用:
- 脱氧与脱硫:有效去除钢液中的氧、硫、氮、氢等杂质。
- 夹杂物改性:改变非金属夹杂物形态,提高其上浮能力。
- 去气处理:有助于减少钢中气体含量。
- 防止水口堵塞:替代铝进行终脱氧时,可减少连铸中间包水口堵塞问题。
- 精炼钢种:适用于对氧硫含量要求较低的高品质钢和特殊性能钢。
在铸造中的应用:
- 作为铸铁的 孕育剂,促进细小或球状石墨的生成。
- 在灰铸铁中可使石墨分布更均匀,降低白口倾向。
- 可补充硅含量并实现脱硫,提升铸铁质量。
其他用途:
- 作为转炉炼钢过程中的升温材料。
- 在钢包冶金中,通过喷粉或芯线喂入方式实现精确控制。
6. 生产工艺
关键点说明:
- 石灰与二氧化硅首先形成低熔点硅酸钙渣,影响还原反应进程。
- 钙和硅在高温下易挥发,造成一定损失(各约10%左右)。
- 中间产物如碳化钙(CaC₂)和碳化硅(SiC)参与后续反应。
- 实际冶炼为渣法冶炼,硅钙合金因密度较低,多集中于熔池上部。
- 出炉时需采取专门措施实现合金与炉渣分离。
常见冶炼方法包括:
1. 混合加料法
2. 分层加料法
3. 碳化钙法
4. 电硅热还原法
总结
硅钙合金在现代冶金中具有重要地位,尤其在高品质钢和铸铁的生产中发挥着多重作用。作为脱氧剂、脱硫剂和夹杂物改质剂,其综合性能使其成为先进炼钢与铸造行业的重要材料。